五月的阳朔,山水如画。刚过不久的“五一”假期里,阳朔县新城区田家河畔游人如织——清澈见底的河面上,竹筏载着欢声笑语顺流而下;修葺一新的亲水步道旁,游客们驻足拍摄“水映峰林”的绝美画面。鲜为人知的是,这片承载着诗与远方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几年前还饱受洪涝侵扰。
阳朔县新城区田家河畔
阳朔新城区地处漓江右岸,田家河、栗木河穿城而过。遇龙河与金宝河交汇形成的田家河流域面积达651平方公里,丰沛水系滋养美景的同时,也带来洪涝隐患。
2021年,事关阳朔人民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——阳朔县新城区防洪治涝(含水系建设)工程水利部分PPP项目落在北投环保水务集团建设者们的肩上。
作为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,概算总投资2.68亿元,主要建设内容为防洪工程和治涝工程——通过工程措施将阳朔县新城区的防洪排涝标准提升至20年一遇。
技术创新助力提速。项目建设过程中,环保水务集团凭借大型项目投资建设能力优势,在一个枯水期完成4座壅水闸、1座防洪闸及河道疏浚工程,较原计划提前一年完工。通过拆除6座阻水旧坝、新建智能闸群系统,10.75平方公里城区、5万群众及1.57万亩建设用地自此安澜。
田家河2号壅水闸
全面实现信息化运营。据介绍,环保水务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平台、人才、管理、技术等优势资源,搭建防洪治涝综合信息管理平台,通过接入阳朔县遇龙河、田家河、金宝河及上游水库雨量、水文共27个站点实时数据和13个气象站点数据,构建起“雨情监测-洪水预报-智能调度”全链条体系。平台投运以来发布暴雨预警22次,洪水预警142次。完成洪水模拟11969次,让防汛决策精准至“分钟级”。
治水与造景并行。每当大水退去,项目建成的气动钢盾橡胶坝则充分发挥蓄水造景作用。在此基础上,阳朔县旅游新增的览胜桥—骆驼过江、阳朔湾休闲漂两条游船航线,让阳朔“竹筏漂流”这张旅游金名片更添光彩。数据显示,五一假期期间,以上两条航线发出游船1.2万筏,游客接待量3万人次,环比增加 300%。“改造后的河岸已成很多游客和市民的打卡点”,村民李阿姨说道。曾经的泥泞滩涂蝶变为休闲步道,聚龙湖倒映锦绣河山。
新四河防洪闸
2024年,桂林阳朔县入选全国第二批县级水网先导区,积极构建“一干三支、两横两纵,十河六渠(管),四库多点”水网总体布局。该项目作为“两横两纵”组成部分,再次助力“水上阳朔”实景图建设。
如今的阳朔新城区,“水患变水利”的实践绘就了生态与民生的双赢画卷。北投环保水务集团以“守护一江碧水”的初心,为漓江安澜筑起坚实守护。
这片青山碧水间,奔腾不息的不仅是清澈的河流,更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幸福回响。(通讯员:陈秋玲、刘宇阳/文 陈秋玲/图)